2024年4月28日上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LA108,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杨全红教授应邀开展了主题为“从锂到钠——筛分型碳负极的前世今生”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化学化工学院魏子栋教授主持,李存璞教授、胡宝山副教授、童成博士等多名师生参加。
讲座主题围绕“如何破解碳的问题,让电池更快、更高、更强”展开。杨全红教授首先指出碳材料始终是电池体系重要的活性材料和关键组分。接着介绍了钠离子电池所具备的时代优势,并以此为切入方向,从“碳储钠的机制是什么?”、“碳储钠的天花板在哪里”、“什么是物美价廉的储钠碳”三个方面向全体师生做了简明的阐述。
随后,围绕主题,杨全红提出“孔是重中之重”的全新思维视角。足够小的孔径、足够大的内表面才是储钠的基础,紧密结合这两项举措,杨全红提出了“大腹便便、樱桃小嘴”的筛分型碳的概念,并用以钠离子电池的碳负极。在电化学性能表征中,产生了长且可逆的低电位充放电平台。
在讲座尾声,杨全红以还与师生就研究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讲座现场氛围融洽,座无虚席。
杨全红,现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北洋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科普大使,“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和“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从事碳功能材料、先进电池、储能技术和双碳战略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顶。